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水城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信息发布者:wujiazhai
    2017-01-22 11:03:29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网   转载

    2010年以来,全省掀起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带动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精品园建设的热潮。我县自2011年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来,目前,5个主导产业示范园区、有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全省综合排名第一名;水城县富硒茶叶产业示范园区全省综合排名第四十五名。今年两个园区均进入省级重点园区。2014年新申报的三个省级园区,水城县无公害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全省排名22名,水城县野钟特色经果产业示范园区排55名,进入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水城县林业生态产业示范园区未进入省级园区。总的来看,水城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已有成效显现,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不少,园区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水城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情况

    (一)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系2013年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位于水城县重点打造的玉(舍)马(场)经济带,由米箩核心区和猴场特色示范区(也称喀斯特陡坡地精品水果园区)组成,为“一园两区”布局。园区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配套实施茶叶、中草药、蔬菜、杨梅、养殖业、农产品物流、加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了产业体系。目前,园区已建成猕猴桃基地2.68万亩,6800亩已进入挂果期,亩产鲜果达1000公斤,亩产值达4万元。

    园区2013年至今,已投入资金4.96亿元,园区入驻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7个。园区已建成基地内喷滴灌工程、土地整治、河道治理、小农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配套设施,完成沟渠建设(含管网)232.85千米,灌溉水池220口容量达20000立方米,园区主干道162.5公里,机耕道68公里,生产便道85公里。

    园区依托民族风情,已在猴场乡补那村,实施布依特色民居32栋,打造布依风情园。在米箩乡倮么村,着力打造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申报国家农业部支持的“美丽乡村”示范点项目。按照布依文化风格,实施特色民居改造500户。

    园区已建成百亩荷花池,接待中心,配套建观鱼池1个,垂钓台1个;采摘大棚21000平方米;农业生态体验馆6300平方米;自动气象观测站一座;停车位80个;气调保鲜库2座,总容量达1000吨;园区40公里的主干道已种植三角梅、刺梨、桂花等精品植物;观光步道、公厕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并且在核心区内已经铺设草坪约40000m2,种植皂角树5株,桂花树300株,柳树8株,红枫树30株,红叶李60株,芭蕉400株,茶花150株,春娟20000株,八角金盆600株,美人蕉300株,三角梅8000株,月季500株,腊梅30株,花叶良姜200株,珊瑚500株,南天竺300株,红继木苗8000株,金叶女贞10000株,红继木球100个,麦冬500斤,丁香球100个,茶树200棵。逐步形成了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生态种植养殖、生态农业示范、新农村建设、民族风情体验为一体的布依风情小镇和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度假园区。

    (二)水城县富硒茶叶产业示范园区

    园区覆盖水城县龙场乡、顺场乡、杨梅乡、新街乡,核心区位于水城县南部的龙场乡境内,辖14个行政村,99个村民组,总面积101.36平方公里,总人口22236人。园区内有大小水库、山塘13座,容水量60余万方,其中:核心区有八一水库28万方,深沟水库13万方,园区内农网改造已经完成。园区内已修建公路174公里,硬化园区道路141.94公里。有茶叶加工厂3座,产能200吨。

    园区2013年至今,已投入资金1.2亿元,园区水、电、路、讯完备,主干道路可直达基地,水管网、电力、通讯全覆盖,园区境内入驻企业23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个,园区以主导产业茶叶,现已建茶园3.6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0.8万亩,2013年新建茶园2.5万亩。

    (三)水城县无公害蔬菜产业示范园区

    园区位于水城县南开乡,全乡国土面积136.07km2,总人口4.48万人,园区集中布局在发仲村和新寨村,水、电、路全部贯通,园区有引灌渠2800米,水池5000立方米,能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作用,并且有100亩基地已实现保护地栽培。

    园区2013年至今,已投入资金0.28亿元,目前,园区水、电、路、讯完备,主干道路可直达基地,水管网、电力、通讯全覆盖。园区内入驻企业8家,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个,2013年园区入驻企业累计投资达2300万元。园区以无公害蔬菜为主导产业,基地建有简易钢架大棚226栋,太阳能杀虫灯32台,建有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1座,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季育苗32万株,年育苗350万株以上。现有蔬菜基地11200亩,建成特色优质经果林基地3100亩。

    (四)水城县野钟特色经果产业示范园区

    该园区是水城县2014年新申报的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主导产业刺梨、猕猴桃,园区位于水城县野钟乡,园区入住企业2家,即北盘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筹划开发沿江布依风情村)和水城县南亚生态农业公司(在发射片区实施热带水果引种试验),专业合作社1家,即云贵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黑叶猴保护区实施猕猴桃基地,林下种药、林下养殖和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计划发展猕猴桃种植基地1万亩,刺梨种植基地 2万亩,同时辐射带动野种乡及周边果布戛、花戛等乡镇种植5万亩。建5000平方米基地管理研发服务中心一个,占地100亩;建3000吨果品冷库及深加工工厂一座;观光接待中心一个共6000平方米。建其它旅游、观光经果林(位于野钟乡新发村、发射村),苗圃基地(位于野钟乡新发村、发射村):建设苗圃基地5个1300亩。

    (五)水城县林业生态产业示范园区

    该园区是2014年新申报的省级园区(未获批准),园区主导产业为油茶、红豆杉。位于比德、董地两个乡,计划种植油茶10000亩,红豆杉10000亩。发展红豆杉产业链项目,以种植红豆杉为基础,开发研制红豆杉的系列产品,带动周围百姓共同致富。目前已经种植红豆杉2000亩,建设红豆杉展示中心,用于宣传和保护野生红豆杉,建设玻璃温室大棚10000平方米,用于展示红豆杉的系列产品和红豆杉的绿化效果。建设红豆杉体验中心,已在玉舍森林公园内建设了占地规模3000平方米的体验中心。建设红豆杉保健品生产基地和提取药厂,主要生产红豆杉的系列保健养生产品。计划利用红豆杉林下的空地发展养殖山鸡的项目,建设生态鸡圈20000平方米。建设黑山羊的养殖项目,修建沼气池,实现种养殖结合的立体农业项目。建设育苗中心一个,占地50亩的温室大棚,用于红豆杉苗的培植工作。利用红豆杉建立的优良的地理环境发展农家乐项目,建设吃、住、游的一站式服务,准备建设木房5000平方米,同时修建道路10公里。

    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园区建设缺乏资金。农业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且效益不高,入驻企业资金有限,又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实物,政府融资平台机制目前未建立健全,建设所需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影响园区建设推进。

    二是由于园区启动时间较短,基础设施不完善。所需配套建设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资金较大,而县级财力有限,一时难以达到基础设施配套要求,制约园区功能的发挥,很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

    三是缺乏技术人才。鉴于人才引进制度等因素,难以招进大中专毕业生,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老化,不能满足园区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目前农业技术方面人才较缺乏,园区技术力量较薄弱。

    四是企业孵化程度不足。入驻园区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没有通过孵化就直接投入规模化生产,其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不足,标准不统一,影响产业发展。

    五是土地流转难。全县目前没有统一的土地流转标准和相应支撑政策,农户对园区现行土地流转政策(龙场园区出租土地政策为500元/亩,每五年每亩增加租金100元)不满意,造成土地流转困难。

    三、园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虽然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但未明确管委会机构编制事宜,融资、人才支撑及运行管理、激励机制等体制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园区运转不够流畅。

    二是重规划轻实施。园区规划即使很好,但项目安排很难做到按照规划落实,往往所需项目难以到位或不能按时到位,到位的项目又不一定符合园区建设需要,建设任意性,难以实现规划效果。

    三是统计监测工作还不够到位。各乡镇统计人员对园区建设情况、资产情况统计监测工作不够重视,所需数据提供不及时、不准确。

    四是无工作经费保障。开展园区建设和管理均需一定经费保障,如交通工具、引进人才技术服务经费、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学习考察培训经费等。

    四、加快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除政府职能部门的正确引导、因地制宜的合理规划外,园区建设的成功与失败,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民是主导因素。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范带动”的原则;二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三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规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区域性相融合的原则。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家一户地参与园区建设,参与产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

    (一)、宣传发动

    统一思想,提高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认知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水城县农业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优势、最大后劲,是集聚优质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是优化产业布局的创新举措,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有效抓手,更是推动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产业化发展和其他特色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业、民族特性观光、城郊生态观光,与其核心区共有“高效农业示范区,绿色种植农业生产示范区、高产农田示范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特色小城镇示范区及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等区内产业有猕猴桃、蔬菜、水产养殖、乡村旅游及商贸物流等。围绕基础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休闲观光农业体系两大体系。因此,各级政府应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保障,加大宣传力度,举全县之力,上下联动、内外同心,又好又快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在增强特色产业上有新突破,在土地集中、稳定流转上有新突破,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突破,在科技争先、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使之成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农作制度创新的示范区,从而推动水城县现代农业在“十二五”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的经济意识和商品意识不强,长期以粮食为纲,真正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忠实者。农民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差,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贵州老百姓的写照。因此,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必须通过电视、报刊、广告、会议等多方式、多渠道做好园区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园区建设家喻户晓,让农户知道园区建设的精神和发展方向,进一步了解园区、认识园区、进入园区、最后开发投资园区。了解民情:民情是当地农民长期生活自然总结而形成的习惯,是一种不成文的人们公认的地方性条约,是全民共同遵守的地方性条例,往往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统领性;通过了解民情可知道当地老百姓信服什么?想什么?做什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亲民爱民:农民是最重感情的群体,农民之间的感情纯真、纯朴,彼此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互敬互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悠久。我们在了解民情,尊重民族风俗的基础上与群众结伴同行,与群众打成一片,所谓的入乡随俗,然后结拜为友,用心去关心他,用行动去说服他,感动他,彼此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我们就可在群众中树立威性,带动全民参与园区建设。

    (二)、优质服务

    1试验示范

    园区建设品种是龙头,品种的适应性直接决定着园区建设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有当地的适销对路的当家品种,而当家品种不是任何专家或领导指定的,而是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来的。因此,园区建设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必先行。试验:试验是确定园区建设作物品种适应与否的首要技术环节;通过试验可以不断引进全国各地优良品种来园区进行种植,不断筛选出适宜园区气候环境条件生长的农作物品种、新技术。一方面为园区建设发展农业产业不断更新优良品种,致使园区农业产品不断除旧呈新,产品也适应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达到基地产品随着市场同步,产品永不落伍的目的。一方面可为园区建设技术不断更新,通过多种技术模式的试验,筛选出当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降耗的技术模式,提高园区建设的效益。示范:示范是农业生产的前一个技术环节,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中间环节。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小范围试验过程中表现良好,但在大规模生产期间会出现异常现象,往往小异常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某一个农作物新品种大面积推广之前必须经过一定规模的高产示范,一是再次确定该品种在当地的推广价值,二是可为当地农户发展某项产业,推广某个品种、应用某项技术提供标准示范。

    2培训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将其作为引领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抓出成效。要认真抓好园区规划,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建立健全园区建设管理工作机制,明确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事项。积极搭建园区建设产业载体平台、产业融资平台、产业培训平台、产业政策平台、产业服务平台,推进各类园区建设。培训是推广一项新技术的首要条件、因培训地点不同可以分为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两种方式:理论培训:理论培训主要是把参训的人全部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理论性的讲解,让参训的人对某一事物有概念和基础性的认识;另外可从思想上有感性认识,了解其特性、发展方向,市场前景等。为园区建设发展产业的农民增强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现场培训:现场培训是园区建设发展产业最为适用的一种培训方式,可以使参训人直接感受到培训老师的一言一行,对每一个技术环节都可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可以让参训人员直接动手操作,提高参训人员能动性,不断提高其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现场指导:现场指导是更直接的一种培训方式,通过指导可以现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一看就懂,一做就会,让被指导的对象轻松学技术。引进派出:通过调研,许多农业产业都是技术服务不力而导致的失败,要真正做大做强某一产业,可通过引进派出获取帮助。一是从先进地区引进技术人员到项目区作好技术指导,二是选派当地勤学、肯干的年青人到先进地区进行学习取经,一方面是学到技术,另一方面开拓视野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其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并通过他给周边的农民直接宣传,效果最好。

    3政策扶持

    加大政策扶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整合高效设施农业、规模高效农业、农业科技、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品牌建设、农业标准化建设等财政扶持资金,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扶持力度,支持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精心包装一批农业招商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园区领域。各地配套制定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园区建设向优势产业带集聚发展。

    强化资金整合,全力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外,还需本级财政较大投入。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今后几年县财政资金应加大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力度,财政支农增量资金应重点用于园区建设,土地出让金也应专门切出一块扶持园区建设。同时,应整合农(林、牧、副、水、渔)业发展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资金,重点用于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从而,尽快把园区内道路、机埠、排灌渠道、电网、防护林等基础设施建设好,使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框架尽快形成,使之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保证现代农业园区内业主可尽快按照建设要求开展项目建设。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直接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快慢,因此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产业。一是龙头企业可以为产业发展做示范,带动当地农民跟着企业干,可有效地推动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二是可以给产业找市场;产品市场是千家万户小生产最为棘手的事,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使企业步入良性循环的经济运行轨道,带动千家万户小生产适应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发展,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减少农民生产风险,提高生产积极性和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扶持经纪人:经纪人是生产基地与市场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一头连着基地,一头连着市场。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经纪人,让其在两者之间充分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达到有人做生产,有人做市场,铁路警察各管一带的动作模式。另外经纪人还一头连着农资生产厂家,一头连着基地,既为农资生产厂家找市场又农民提供购物方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扶持农民:农民是现实主义者,有利的事不安排他要争着干;没有利益的事强迫也不干。我们在园区建设发展农业产业时,应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问题,特别是两到三年才能见效的项目,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土地纳入退耕还林计划、项目配套实施、以短养长、生活补贴等方式给农民适当的补助,解决产业农民的生济问题,农民才会积极主动配合产业的发展,哪个产业调动了这支强大的队伍,哪个产业就能真正实现产业化,否则实现农业产业化就是一句空口号。

    4品牌打造

    加强认定管理。省、市、县要认定一省、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园区快速发展,为加强园区建设,配套制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和考核评比办法,实行申报认定制,动态管理、能进能退,会同有关部门每年进行一次目标考核,授予“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称号,予以认定授牌。积极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品实行五统一:即由技术业务部门按试验示范的筛选并制定的技术标准统一技术管理规程,统一申报品牌,统一订制产品包装、由协会统一销售,确保产品质量统一。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为培育壮大农业产业,政府的职能部门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农业企业等各项社会资源,并把所有的资源全部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一个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了竞争力,产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效益,有效益农民就有生产积极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产业就立足于行业的不败之林。品牌维权:资源整合了、品牌创建出来了,效益有了,但还要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维护品牌效应;一是确保产品无假冒伪劣以次冲好。二是农民、协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要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三)、利益机制

    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园区项目实施主体的积极性。从现代农业园区项目资金筹措计划来看,由项目实施主体负责筹集,占总投资的 50%。如何充分调动业主的积极性,同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引导工商资本和其他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是园区建设顺利推进的可靠保证。为此,一要着力在促进土地流转上下功夫。将土地流转的政策宣传到位,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动员农户以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长期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加快土地资源要素的集中,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帮助园区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户将土地入股分红。应收回原出租的国有土地,统一纳入园区规划,统一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招商引资。二要着力在创新招商机制上下功夫。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个人种养大户、科研院所等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等方式进园区创业,带动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跟进,增添活力和发展后劲。三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扛杆作用,按照“谁投入、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突出业主的主导地位,鼓励园区创业主体按市场经济方式独立运作。工商资本和企业参与或独立投入园区建设,要在政策支持上一视同仁,并尽可能给予倾斜。

    在充分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把产业发展与当前的工业反哺农业、村企共建等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政府引导、协会牵头、市场运作、企业投入、项目扶持、农户参与保底分红的“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项目扶持资金和土地计入农民的投资成本,公司在政府及协会的指导下自主经营,风险由公司全部承担,公司对农民的土地实行保底分红,农民变股民。即在基地未产生效益以前,公司每年按照约定的标准对农户支付土地补偿费,切实保障农户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当基地产生效益以后,农户按照30%的比例参与公司分红,若分成达不到约定标准的,公司负责全额补足,公司优先聘用基地涉及农户参与基地建设,并按约定标准另付劳动报酬,实实在在体现农民参与基地建设的零风险。

    完善服务体系,引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保证现代农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打造引领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在园区建设和管理中,要拉高建设标杆,树立精品意识,注重品牌战略,突出产业优势,提升产业品质,使之成为我县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增强园区的辐射力,推进产业化经营。要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重点将粮食、果蔬、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力量向园区集中,推广适用先进技术和设施;要不断创新农作制度,实施粮经结合、水旱轮作、农牧结合、立体种养等先进农作制度;要重视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增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培育现代农业经营者;要强化政府扶持项目监管和园区内基础设施管护,积极推广园区建设项目法人化管理,形成政府加强服务,业主自行经营的良性机制。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